小结论文答辩
2012年11月24日,专程赴湖南科技大学,担任2010级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的答辩委员会委员。
这是我第二次出任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的答辩委员会委员。
这一次,参加答辩的一共有8位同学。第一位的论文是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教学研究”,我是支持这种对语文教学“主问题”的观点。我提问,“举例问题意识偏离的教学个案,并阐述其与论文告观点的优劣”。
第二位,论文标题是“粤东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生命教育探究”。生命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关注,是当下的热点,不仅仅是粤东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上了。建议作者修改其切入的视角。
第三位写“聋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”,这是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。我提问的目的,是分析“语文生活化教学”与“语文教学生活化”的异同。改同学的回答,我非常满意。同时,我们答辩委员会对这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,表示敬意!
第四位、第五位,都围绕农村学生的阅读级教学来研究。共有三篇硕士论文涉及到农村中学、课外阅读。看来,农村的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,更加重视。
第六位的身份是中职教师。关于隐性课程,往往是教学实践中被老师们忽略的方面。我的提问是,“如果学生中有一文言文爱好者,且具备一定的功底,就此如何开发隐性课程?”。
第七位,论文论述的是语文教学设计如何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。这是有益的、及时的思考。这几年,似乎都在学“杜郎口”“洋思”的新课改经验。学案成了课堂的主角,教案几乎已被忽视。趋之若鹜的大热中,教育是需要静的思考,是需要本真的实践。
第八位,论文标题是“结合高中女生心理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教学”。我建议其将标题中的“高中”去掉一个。当然,关于现在中学生群体里出现的“阴盛阳衰”形象,谈了教育的应对之策。
参加这样的论文答辩,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。时间长一点,收获就多一点。
不是客套之词,我是真的有收获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