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同学聚会来思考教育
我以语文老师的角色走进校园、走进课堂、走上语文讲台的时间,是1992年的10月12日。
回顾20年来,我的第一批学生是1975年左右出生的。
我当班主任是自1995年开始的,那一届学生大概是1982年出生的。
2002年的5月26日,我和我的学生相约,首次举办了一次正式的同学聚会。
十年来,我和同学们时常相聚:或喝喝茶,或QQ聊几句,或是电话、短信联系。
回忆当年师生一场的一些情景,是必然的话题。
于我,就能从同学聚会来思考教育。
【1】
现在在省城设计行业里小有名气的杨同学,曾是班里的“问题学生”,上课总有问题,下课也惹麻烦……样样都让老师头疼。我曾厉声质问:“你什么时候,什么方面让我放心!”
“搞卫生可以。”这是他毫不犹豫的回答。
现在想想,当年的他的确肯干。他不仅扫教室,还扫校园。每天早上都很早来到学校,看到其他同学完成不了任务,就会默默地拿起扫把帮着扫。
他就是一个勤奋的人。一个勤奋的人,肯定是有出息的。
【2】
唐同学现在在内蒙古创业成功。第一次聚会,他没有参加。究其原因,是他感觉自己读中学时,发现比自己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多,一度感觉没自信。
后来我告诉他,你和同学们一样有出息。
他应该是有自信的,不然,创业不会取得成功。
他流露出的想法,给我的感悟是“成绩对学生而言不是最重要的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