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家山寨的立秋时节
文/凌尘来客(周奉兵)
苗家山寨的秋,是从立秋那天算起的。
其实,立秋那天苗家人不叫立秋,叫交秋。“交秋过后得添衣”,是山寨的一句民谣。苗家山寨里的秋意,立秋过后,就越来越浓了。也有句“立秋了就不看日头”,意思是立秋了,就不在根据太阳的大小、天气的炎热阴凉来安排农事了。
相传,立秋那天是不准下田下地的,如果这天脚踩土地,地就穷,会歉收。于是,交秋日前,家家户户都在忙的一件事,就是去田地里采瓜菜。
采摘回的瓜菜,足够吃上三天。多的吃不完的,就开始收,开始藏。用稻草编起来的一串串红辣椒,一扎扎包谷,一捆捆黄豆荚……吊脚楼,飞檐下,摇杆上,都是的。这是丰收的景象,给苗家山寨的人一种喜悦。
农历七月初一,苗家人有个“过半年”的习俗。有些年份,立秋节气正好和“过半年”交叠,苗家山寨就更加热闹了。杀猪是有的,天热不能保鲜,有时候就是几家几户合起来杀一头猪。宰鸡是肯定的,家家户户都是。我的记忆里,好像还放起爆竹。
一般来说,立秋往往和农历的七月初七相差一两天,这就正好赶上来了苗家的赶秋节。苗家的赶秋,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。此时,田地里一片金黄,秋收作物丰收在望,丰收景象振奋人心,苗家人就得“赶秋”。赶秋节,就是一场集苗歌、苗鼓、苗舞等独具苗族特色的文化大餐。
赶秋节得热闹好几天,等待凑完这个热闹回来,热天就过去了,秋收就忙起来了。苗家人的山寨,就真正是秋季了。
评论